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小鼠慢性肝损伤周期性病变研究

  目的:研究四氧化碳(CCL4)诱发的慢性肝病小鼠模型的肝损伤特征,并探讨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方法:正常BALB/c小鼠饲养1周,注射0.5%CCL4溶液(10μL/ g,1/3天,10周)。注射后第2、4、6、8和10周,收集小鼠血清以检测ALT和AST,同时收集肝脏,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肝脏损伤的变化。做到了结果当注入CCL4溶液2周时,肝细胞损伤主要是退化性的,具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和少量的胶原蛋白沉积,ALT和AST略有增加。在第4周,肝细胞损伤主要是坏死。 (P\u003c0.01),肝细胞数目(P\u003c0.01)和炎性细胞浸润减少(P\u003c0.01),胶原蛋白沉积演变成线状胶原纤维沉积,ALT和AST显着增加(P\u003c0.01)); 6周后,肝细胞坏死显着减少(P\u003c0.01),肝细胞计数相对增加(P\u003c0.01)。 ,炎症细胞的浸润也减少(P\u003c0.01),胶原纤维沉积转化为胶原沉积(P\u003c005),ALT和AST基本正常,在8周内,肝脏细胞变性再次增加,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P\u003c0.01),ALT和AST略有增加,在10周内,肝细胞损伤坏死再次成为主要原因。 (P\u003c0.01),肝细胞数目(P\u003c0.01)和炎性细胞浸润减少(P\u003c0.05),胶原蛋白沉积演变成线状胶原纤维沉积,ALT和AST已大大增加。高(P\u003c0.01)。

  结论:低剂量的CCL4会诱发小鼠慢性肝损伤,并且肝损伤周期会发生明显且规则的变化。在同一周期中,“损伤,坏死,再生,修复”交替出现的顺序主导着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应该选择一个相应的“窗口期”来研究肝损伤或修复的机制并评估其有效性。

相关资讯 我国学者在口服基因编辑材料领域取得进展 我国学者在体内免疫细胞工程领域取得进展 视觉刺激动态影响小鼠功能网络的拓扑结构 我国学者在遗传编码荧光探针领域取得进展 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AI与医学创新研究及转化”战略研讨会在上海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