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模机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系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有血糖升高外,同时多伴有血脂异常。目前诱发2型糖尿病模型应用*广泛的是药物方法。给大鼠注射小剂量STZ,造成胰岛β细胞轻度损伤,使多数动物产生糖耐量异常,在此基础上,给动物喂高热量饲料,引起动物肥胖,同时伴有高血脂、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抗性。或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大鼠一个月,在诱导出胰岛素抵抗后以小剂量STZ(25mg/kg体重)腹腔注射,诱发高血糖。高糖食物可引起大鼠高胰岛素血症,高脂肪食物可使大鼠胰腺分泌胰岛素功能减退及糖耐量降低。高糖高脂饮食诱发胰岛素抵抗的机制,可能是由于血清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s)水平增高,FFAs通过糖-脂循环、胰岛素信号传导等多个途径抑制糖的储存。此外,长期的高血糖可以使体内抗氧化剂生成和清除失衡,引起组织细胞凋亡而产生广泛损伤,降低胰岛素敏感性,*终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给予一次小剂量的STZ即可导致机体血糖稳态失衡,*终引起糖尿病。
【造模方法】选用雄性或雌性Wistar大鼠,体重250g左右,注射STZ 25~30mg/kg(静脉注射,配制方法同前),2~3周后测定葡萄糖耐量,挑选糖耐量异常者,喂以高脂饲料(基础饲料加蔗糖、炼猪油、鲜鸡蛋等混合而成,含蛋白质15%~18%,碳水化合物51%~54%,脂肪22%~25%,热量为20.08kJ/g),动物单个喂养,以保证每个动物进食量,喂10~18周。一个月后,测定24小时摄食量、体重、血压、非禁食血糖、血浆胰岛素、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并行胰岛素抑制试验以评价胰岛素敏感性。
【模型特点】小剂量STZ及高脂饲料喂养是形成该大鼠模型的必要条件。实验周期短,费用低。与单纯高能量饲料诱导的2型糖尿病模型相比显著缩短了诱导时间,与单纯STZ注射诱导的2型糖尿病模型相比显著增加了成模率,同时这种方法诱导的2型糖尿病模型症状和发病机制与人类2型糖尿病非常相似,因此是一种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良好途径。
【模型评估和应用】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具有中度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成功率高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模拟糖尿病的发病因素、病理过程和临床特征,是研究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理想模型。可用于研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