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线粒体-细胞色素C途径在兔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线粒体-细胞色素C途径在兔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方法: 雄性日本大耳兔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周)和NAFLD模型组(4、6、8周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按1.2 mL/kg皮下注射花生油,2次/周,建立日本大耳兔NAFLD模型。按各组时间点处死兔子,测定兔血清中生化指标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率;提取肝脏线粒体,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通透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MPTP)的状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Bcl-2、Bax、细胞色素C和caspase-3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色素C以及caspase-3含量变化。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脏脂质代谢指标和相关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升高,模型组肝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P<0.01)。造模4周时出现肝功能损伤,脂质代谢紊乱,随着NAFLD病程的发展,Bcl-2、Bax、细胞色素C和caspase-3表达量逐渐增加,线粒体通透转换孔开放率随高脂饮食饲养时间延长明显增加(P<0.01)。

  结论: 线粒体-细胞色素C途径在NAFLD引起的肝细胞凋亡中起到了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关资讯 2025年第二届“科学基金科普奈曼行”活动成功举办 我国学者揭示DNA损伤应答的早期染色质松散机制 中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举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 我国学者在实体瘤CAR-T细胞疗法方面取得进展 Nature 重磅!中国科学家找到肠道免疫 “分子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