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如何建立颅骨缺损动物模型?

  目的:探索建立大鼠颅骨缺损模型的理想方法,提高骨缺损动物模型的成功率。

  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颅骨缺损模型手术,仅使用垂直于颅骨表面的空心环钻头。钻孔全层颅骨缺损的实验组采用改进的手术方法,使用空心钻头和实心钻头在颅骨钻孔过程的各个阶段重新定向钻头力。比较两种模型的手术钻孔次数和手术过程中骨膜、硬脑膜、脑组织损伤、出血等并发症的存在情况,以及两种模型8周内植入的氧化铝生物陶瓷材料,观察是否移位,比较松散度和骨整合度,以及两组造模成功率。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开挖时间明显缩短(Pu003c0.01),骨膜、硬脑膜、脑组织损伤、出血等术中并发症明显减少(Pu003c0.01) .氧化铝生物陶瓷材料术后无移位或松动(Pu003c0.05),材料与颅骨结合良好,造模成功率显着提高(Pu003c0.05)。 05)。

  结论:一种建立大鼠颅骨缺损模型的改进方法具有手术钻孔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的优点。这大大提高了模型建立的成功率,可以有效评估骨科植入材料在体内的骨修复性能。

相关资讯 IF=38.1,安医二附硕士一作!揭秘线粒体铜耗竭如何引发心脏纤维化 我国学者在面向靶向治疗的微型软体机器人方面取得进展 我国学者在口服基因编辑材料领域取得进展 我国学者在体内免疫细胞工程领域取得进展 视觉刺激动态影响小鼠功能网络的拓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