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大鼠脊髓挫伤模型对比及行为学评价

  目的:建立不同程度MASCIS和IH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研究损伤程度、造模方式与行为、解剖结果 之间的关系。

  方法:将8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 分别制作NYU12.5mm、NYU25mm、IH150 kdyn和IH200kdyn模型,对模型制作成功率、BBB评分、GridWalking评价、热痛以及损伤中心残余组织量进行评 价。

  结果:两种造模方法成功率相似;所有动物损伤后0~3dBBB评分均降至0分左右,随时间增加,BBB评分均 逐渐恢复,4~6周达到平台期,NYU25mm组评分*低,IH200组评分居中,IH150组合NYU12.5mm组评分相似 且*高;GridWalking坠落率随损伤程度增高而增加;Hargreaves结果受运动功能影响较大;运动障碍与损伤中心层 面组织残余量成反比。

  结论:MASCIS和IH模型均能满足脊髓损伤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要求,但应根据实验目的选 取相适应的造模参数。

相关资讯 IF=38.1,安医二附硕士一作!揭秘线粒体铜耗竭如何引发心脏纤维化 我国学者在面向靶向治疗的微型软体机器人方面取得进展 我国学者在口服基因编辑材料领域取得进展 我国学者在体内免疫细胞工程领域取得进展 视觉刺激动态影响小鼠功能网络的拓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