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放射损伤血瘀证动物模型

  (1)复制方法  成年小鼠,置于有机玻璃照光盒60Coγ射线源照光,高度80cm,全身照光量6.0Gy,剂量率1.15Gy/min,取照光3d后小鼠,颈椎脱臼处死,取左股骨,固定、包埋、切片、染色,高倍光镜下观察骨髓微动脉根数和面积、骨髓造血组织容量百分率变化。

  (2)模型特点  模型动物微动脉血管数量、面积显著减少,造血组织容量百分率显著降低。

  (3)比较医学  骨髓微循环系统对电离辐射十分敏感,主要表现为血窦扩张、充血、通透性增加、出血和造血细胞急剧减少。这种改变也是淤血证的一种表现。依据放射后模型小鼠的外观表现以及其他生物学信息综合分析,发现放射损伤后不仅仅表现为血瘀证,还兼有气虚证等特点。

相关资讯 IF=38.1,安医二附硕士一作!揭秘线粒体铜耗竭如何引发心脏纤维化 我国学者在面向靶向治疗的微型软体机器人方面取得进展 我国学者在口服基因编辑材料领域取得进展 我国学者在体内免疫细胞工程领域取得进展 视觉刺激动态影响小鼠功能网络的拓扑结构